当前位置: 首页 > 经典散文 > 正文

烘笼

来源: 文学精选网 时间:2021-07-08

烘笼

圆圆的外形,外层是篾编的花纹,里层是篾编的“内胆”,“内胆”上放一个瓦钵或糊一层厚厚的泥土,大小高低适中,上面还有一根竹块做横担,拎起来十分称手,这就是从前乡下人用的烘笼。

隔房大哥十分善于编制烘笼,秋天一过,他就砍下一些竹子,划成竹块和篾片,先从“内胆”编起,编到合适的高度,将竹块和篾片弯曲过来编制外层,从散热口编起,再到烘笼身、烘笼底,很后把一根削得光滑而厚实的篾块烤弯曲,从烘笼身插入,穿过烘笼底再弯曲过来卡紧,一个烘笼就编制完成了。

烘笼中必须放入一个的瓦钵或糊上泥土,以防止火焰烧着烘笼。至于很终放置什么,这得根据使用者家庭情况而定,经济条件较好的就购置瓦钵放在里面,否则则用泥土代替。

大哥编制烘笼主要用于卖钱。每逢当场天,他便将烘笼用篾片串连起来挑往集市,沿途售卖。人们看大哥编制的烘笼乖巧好看,纷纷赞扬大哥的手艺,并购置一两个带回家去。当然大哥的手艺不止于编制烘笼,他还善于编制其他用品。他就靠着自己的手艺度过了人生很艰难的时期。

大哥编制烘笼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联络邻里感情。对于左邻右舍,大哥或赠送,或帮助邻居编制,以此改善邻里关系,由此也获得了邻居们的赞誉。

母亲见大哥孤苦无依,家里有了好吃的,总是让我们送一些给他;大哥没有别的回报,便将他编制的烘笼送给我家。

我家烘笼的“内胆”是用泥土糊制的。

母亲从地里挖来一团泥土,和进一些粗康在里面,反复揉搓,泥土就变得黏黏的了。母亲将泥土糊在烘笼“内胆”上,等到晾干以后烘笼就可以使用了。一旦泥土破裂,母亲再用新的泥土补上,如此反复,一个烘笼可以用上好几年。

烘笼离不开木炭。夏天家里烧木柴的时候,母亲便将燃烬火苗的木炭放进一个瓦坛里,瓦坛上面盖上盖子,燃烬的木炭很快熄灭了;等到瓦坛里面冷却下来,母亲再将木炭倒出,用口袋收藏起来,一直到冬天才拿出来使用。冬天,木柴燃烬的炭火则被直接放进烘笼里取暖,如果没有燃烧木柴,则把夏天积攒的木炭复燃,明火上盖上一层炭灰,烘笼就可以温暖大半天。

天气寒冷的时候,母亲需要坐下来做针线活,她便生起炭火,将烘笼放在身边驱寒。有时邻里的妇女们也汇集到一起,一边做针线活,一边聊家常,村里的大事小情就这样传开来。有时父亲也在旁边,看见有新来的邻居或客人,他便首先递给他(她)一个烘笼取暖,然后才递上烟卷;需要招待客人的时候,父亲也把酒在烘笼里烤热,母亲同时给几个烘笼里装满了炭火,放在桌子下面,香喷喷的饭菜和暖融融的炭火给了我们无穷的温暖。

烘笼对于我们学习也有莫大的帮助。当我们读书或写字的时候,母亲怕我们冻僵了手脚,给我们的脚边放置一个烘笼,我们将脚放在烘笼上烘烤着,时而把手也伸到烘笼边取暖,寒冷带来的痛苦就减少了许多。

时代的变化带来了烘笼的变化,篾编烘笼逐渐被铝合金烘笼代替,新式的烘笼不仅外表光鲜,而且经久耐用。家里经济条件好转以后,尽管家里用电设施不少,但父母还是习惯传统的生活方式。铝合金烘笼一出现,母亲就一次性购买了好几个以备每个人所需,一旦哪个烘笼坏了,她就立即买来补上,烘笼的变化也反映出我们幸福指数的提高。

一个元旦之夜,我冒雪赶回老家看望父母,谁知路上因堵车时间过长,我被冻感冒了,夜间浑身哆嗦。乡下缺医少药,父亲立即用土法替我发汗,汗水倒是出来了,但一发不可收拾,我的内衣被打湿更换了多次,甚至连被子都被打湿了一片。一时之间已经没有更多的内衣可以提供了,怎么办呢?父亲想到了烘笼。他趁黑手扶着墙壁下到一楼,在熟悉的地方找到一个烘笼,又到灶台边的瓦坛里掏出一些木炭放进烘笼里,在灶膛里点起火苗,将木炭放在火苗上引燃,取出小着的木炭放进烘笼的木炭中间,尖起嘴唇,一口接一口地吹燃炭火,不一会火焰就变得旺盛起来。父亲兴致勃勃地将温暖的烘笼提到我的房间里,将我打湿的内衣一件一件地在上面烘烤,看到火焰暗淡下来,他再次尖起嘴唇去吹,直到火焰重新变得旺盛。红彤彤的火光映亮了父亲乌黑的手指和脸上的一道炭墨,深深的皱纹清晰可见!

父母因年老多病需要进城生活,在搬运生活用品时,母亲将几个烘笼一并放在了车上,我又将它们放回了老屋里。母亲略带忧虑地问:“没有烘笼,天冷了怎么办呢?”

我说:“现在都电气化时代了,哪个还用这样的烘笼?放心吧,不会冻着你们的。”

冬天来临的时候,大哥购置了一个电烤火器送给父母,我便笑称它是“电烘笼”,母亲立即笑了起来。父母和弟弟围坐在烤火器旁边,不断赞叹“电烘笼”的好处。

随着气温的快速下降,一个烤火器已不能满足多人取暖的需要。见此情景,我便从网上选购了一个四面八方都可以取暖的新“电烘笼”。一到周末,我们一大家人围坐在“电烘笼”旁边聊天,往日阖家团圆的日子再次出现,父亲母亲脸上满是欣慰和幸福!

(原创首发)

癫痫多久发作一次
北京治疗癫痫病正规医院
小儿癫痫治好得多少钱

热门栏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