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年前,我,小小的;白云山村小,只有寒颤的三间茅屋;窗口,也小小的,每间只有一扇窗户,都是松木做的,时常飘来松木淡淡的馨香。
当阳光酷照的时候,沧桑的窗口就飘出独特的松油香味儿。此刻,窗棂上浸染着条条泪痕。这时候,我们村前的小河也会唱出了一曲曲清越的歌谣,散发出一股乡村芳香的气息。
老师,我知道:当您每天小心翼翼地打开脆弱的窗户时,您一定会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欣喜,为孩子们早早到校而欣慰。若那时我们来了,您会点点头,微笑着,走上前来,送上一句轻声地问候。随后,您会再用干毛巾拭去孩子们头上的雾水。
当西边垂下的帷幕之时,又不知何时被缕缕阳光掀开了。顷刻之间,远山之巅,朝霞万丈,佛光四射,生灵攒动。
这清灵的早晨,韵染着这个小山村,点化着山里的一草一木。当雨露和阳光珠联璧合时,它们将幻化世间万物腐朽为神奇,缔造人间净土,洁净人心丑恶,拂去尘俗之气。
此时,老师,您早已站在路的校门口,翘首以盼,迎候未到的孩子。在蜿蜒崎岖、绿荫葱茏的山路上,也有三五个七、八岁孩子,他们斜背着一个个破书包,顶着破晓的暮色,穿梭于迷雾露水之间,迎着早起的曙光,踏上去村小的路。他们那咯咯的笑声,跌宕起伏在山谷间,久久萦绕在耳际。这时,总有一个黑瘦的,手里提着一双旧布鞋,赤裸着双脚的男孩。他宁肯小脚丫受罪,也不让露水打湿了这双旧布鞋,这是他很好的一双鞋。
其实,那个孩子就是我。当时,家里穷得慌,一贫如洗,四壁空空。漫山的苦菜花,遍坡的车前草,就成了填饱肚皮的“救星”。每每上学或放学回家都拾掇些长在山坡、路边的野菜。晚上,我们一家三口,蒸上几根红薯,熬上一顿野菜羹,舀上一大碗,美美地吃着、喝着。
终于小学毕业了,我走完了这一段艰难的山路。可我的恩师仍然日夜坚守在这里——白云山村小。临走时,我去看了老师,他叮嘱我:“路就在你脚下,蓝天在你头上,到外边看看!”在老师的目送下,我走出了这大山沟,追逐着自己的梦想!
然而,二十年过去了,老师也去了。现如今,老师永远留在了这里,安葬在白云山村小前的那块菜园旁。泣吟的晓风,我看着这所荒寂的村小,不禁黯然泪下。此时,那碑文有些模糊零落,那碑头已然残蚀,那坟上荒草萋萋••••••
昨日之水不可留,举杯邀月无心欢。在我记忆的深处,每当“南天门”打开的那一瞬,白云山下那一幕幕无时不萦绕在我心间:
晨曦之中,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教师,有些消瘦,但很精神。他总是倚窗翘首伫立,靠在三间茅屋教室的黄泥土墙上,时而又蹲在校门口的土墩上凝思远眺。山涧细雾朦胧,依稀可见的黄泥操场边,临风站着两棵魁梧的梧桐树,叶如蒲葵,花如幽兰,点点素白淡雅,还有那一片碧绿的菜园,总会在您愁苦之时飘来清心的青菜味道•••••
面对此情此景,勾起了我对东晋陶渊明在《归园田居》中那种高洁傲岸、闲适淡雅的农作志趣的向往:
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;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;道狭草木长,夕露沾我衣;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无违。
这也更让我领悟出汉乐府《长歌行》中所描绘的意境和人生真谛:
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晞;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;常恐秋节至,焜黄华叶衰;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?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
此刻,我站在村小外,看着眼前这三间茅舍,仰望这两棵虬枝突兀、枯叶纷纷零落的梧桐,凝望着这一块荒僻的菜园,用双手捧起一抔黄土,轻轻地放到恩师的坟堆上,悲悲切切耳语,凄凄零零而泪。
回眸,已入冥境的恩师,呕心沥血四十载,兢兢业业育人才,倾情挥洒撑蓝天。时过境迁,已阴阳两隔,若要今生话师情,只待梦中幽冥见,他日若登极乐界,定把恩情永相报。
我缓步走进那间曾经的教室,如今已轮为看山人的零时栖身之地,白云山村小已乔迁了新居。当我缓缓地推开教室里那扇窗户,风烛残年的它,早已沉淀了不堪回首的沧桑。
曾经,这小小的窗口,把一部分天空,一部分远山引进了老师的日子里;到了夜晚,则把一部分淡淡月光,一部分银河星辰领进了老师的茅屋,进入老师的梦境。
我站在小小的窗前,恍惚中觉得老师向我走来,还是那么亲切,那么让人尊敬。他身后还是那一片碧绿的菜园:韭菜阅兵式地站着,还不时在风中挑逗,令人想起唐宫清廷里婀娜多姿的妙龄少女,透出一种代代传递的礼仪;白菜那白皙的俏脸儿,那微微发胖的身段儿,那是一种纯原生态之美;那不谙世事单纯的一丛丛矮葱,早已把手伸出了沃土,在不动声色中传递着沁人心脾的情意;还有那两棵苍老的梧桐,始终守卫着这个校园,苦苦守望着这片绿色,精心浇灌着每一棵绿色幼苗。这也正像我的恩师时刻守候着我们,呵护着我们,坚守着这片赤诚的教育热土,让我们长成一片绿荫,成为国之栋梁。
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他矢志不渝地坚守在这里——三间茅屋,站在三尺讲台上,抒写春秋,如沐浴的春风,吟唱一曲曲育人的歌谣,让一代代白云山下的孩子走出大山,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!
老师,当您寂寞愁苦的时候,时常倚在窗前,看一眼这菜园,春色就揣进了心里,孩子们的笑容就长在了心里。当每次您要离开这里时,您都被我们这群大山里孩子渴求知识的泪水和真诚留下了,牵盼着园子里绿色幼苗的成长。当有一天园子绿了,一批批绿苗长大了,走出了大山。渐渐地,您清楚地知道,这里离不开你了,生活的底色,心底的颜色就是这片绿色的收获,这就是您生命的颜色——绿色的奉献。
此刻,我真正领悟到了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”的真谛。
您曾多次站在小小的窗口前,望着窗外,看那菜园,那是您用毕生心血培育的绿茵。那些绿,星星点点竟成了一大片,要不是泥土束缚了它们的脚跟,它们也许会翻过小窗口,走进屋子来。这一片片绿色的涟漪,虽不能走进您那简陋的茅舍,可它们一批批茁壮,过了四十个年头,他们依偎着您,牵挂着您••••••
如今,老师,您虽去了,可绿叶的光辉在传承;如今,老师,绿圃园虽变成了荒园,可挡不住千万片绿苗对您的思念;如今,老师,您即使身躯归尘土了,师魂飞升极乐了,我也要把你的遗志放飞。
此刻,阳光洒进来,月光照进来,星星走进来,晚风跑进来,也许还有两三点小雨跳进来,都带不走我对老师的挂怀。在秋风萧索中,白云山村小——一块荒僻凄凉的菜园。因您去了,园子也废了。而今。虽然没有一个孩子在这儿读书了,小小的窗口再也没了书香的气息了,可我对老师的思念永世不忘。
小小的窗外,站着的,只有一个小小的我。蓦然间,我觉得不对,还有一个您——我的恩师。您躺在了这里,安息在这片碧绿的菜园子旁。我嗅到了青青的清香和淡淡的松木香,沐浴着窗外那深远的天地间飘来的草木风月气息。
而今,小小的窗口,积淀了我们童年绿色的回忆;小小的心房,装满了我对老师无限的思念。
真的,小小的我们与浩大的天意此刻在一起,我们显得那么的渺小,但是,人世悠远,天道永恒,道不尽的是恩情和思念••••••
治疗癫痫新药西安市癫痫治疗去哪里好癫痫病医治好吗